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智创齿线革新,驱动高效未来

发布时间:2025-06-27 16:47:19

智创齿线革新,驱动高效未来

——"啮合精工"团队以自主创新齿轮技术引领传动行业变革

      在高端齿轮传动系统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广东海洋大学"啮合精工"团队凭借《基于组合齿廓的对称齿线纯滚动齿轮齿条传动系统》项目,以三项突破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传动效率99%、寿命11万小时、噪音50dB的行业领先指标,这一成果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东海洋大学校赛新工科赛道引发广泛关注。

破局行业痛点:从"卡脖子"到国产替代

      据团队调研,我国高端齿轮市场75%依赖进口,传统齿轮存在摩擦损耗大(效率仅90%)、噪声振动强(75dB)、寿命短(齿根应力达2500MPa)三大痛点。"我们设计的对称齿线纯滚动传动系统,就像给工业关节做了‘微创手术’。"项目负责人、机械制造专业苏思祺介绍。团队依托《"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指引,历时2年攻克纯滚动啮合、轴向力自平衡等难题,并且产品获得了查新认证与质检报告。

团为队成员正在进行齿轮齿条啮合实验

三大核心技术构筑壁垒

       一是"以柔克刚"的齿廓设计,采用Hermite曲线与圆弧组合齿廓,齿根曲率半径增大300%,摩擦损耗降低65%,传动效率跃升至99%。二是"左右互搏"的对称齿线,独创双向齿线结构使轴向力相互抵消,振动降低80%,寿命延长40%,解决了斜齿轮偏载顽疾。三是,"明察秋毫"的智能检测:集成编码器与光栅尺传感器,实现5微米级精度检测,响应速度达0.05秒,为精密医疗设备提供保障。

       在杜高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的测试中,该系统使传动装置维护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1年,单台年节省维护成本超12万元。

"产学研用"闭环的硬核团队

      这支跨学科团队展现出"技术+商业"的双重基因:机械专业的同学们完成了300余次试验测试,梁顺荣等同学构建产销模型,成员累计获国奖12项、专利4项。在指导老师与教授等专家指导下,团队建立"理论-仿真-试验-改进"四维研发体系,产品已应用于核磁共振设备传动系统,使检测精度提升48%

图为团队成员在项目孵化基地前进行合影留念

市场前景广阔

      据预测,2030年中国齿轮市场规模将达5578亿元。团队采用"三步走"战略:2025年覆盖珠三角工业集群,2027年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领域,2030年进军海外市场。目前正推进200万元融资计划,用于复合材料研发与产线建设。

       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跃迁的时代浪潮中,"啮合精工"团队正以自主创新的齿轮技术,咬合住每一个传动精度与效率的细节,驱动中国智造的未来。

团为队成员正在对前期的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